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1844年6月6日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创立于英国伦敦,希望通过坚定信仰和推动社会服务活动来改善青年人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现已蓬勃发展于世界各地,在约110个国家有青年会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青年会活动1851年传到美国后,逐渐从单纯以宗教活动为号召的青年职工团体,发展成以“德、智、体、群”四育为宗旨的社会活动机构。首先将四育思想完整提出并定为宗旨的是纽约基督教青年会,1866年总干事麦克班尼(Robert R.McBurney)正式将四育定为宗旨-“青年会之内容为德育、体育、智育、群育(spiritual,mental,physical,social)诸部。盖所以求完人之幸福,使身、心、灵俱臻理想之发达也”。1854年,美国和加拿大联合成立了“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Y.M.C.A. in U.S.A. and Canada)。1855年,欧美各国青年会在巴黎举行第一次国际会议,组成“基督教青年会世界协会”(World Alliance of the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Society),1878年并存在至今,20世纪后,青年会逐渐从对个别青年施加影响,扩大成为对整个社会推行改良主义、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督教的外围团体了。
青年会据《圣经》新约马可福音十章四十五节的经文,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会训,意思是不要受人的服事,而要为别人服务。以德智体群为宗旨 ,顾立克(Halsey Gulick,1865-1918)所设计的会徽上,分别有spirit,body,mind三个英文字,代表身、心、灵三个层面,会徽三角后面有PX的重叠英文符号,是希腊文“基督”的字首。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宗旨是“发扬基督精神,团结青年同志,养成完美人格,建设完美社会。”“它要发扬基督的社会福音,实施社会的改造计划。它不但注意个人的灵德,而且还看重体、智、群三方面的提练。”
青年会主要分以职业青年为主的城市青年会和以学生为主的学校青年会两部分。中国最早建立的是学校青年会,1885年由传教士施美志 和毕海澜分别成立于福州英华书院和河北通州潞河书院,当时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也没有专职的青年会干事。1888年北美协会应在华传教团体和个人的请求,派魏夏德针对东方国家对青年会的需要,以及北美协会能提供的帮助在中国、印度、日本等国进行了长达4年的实地考察。魏夏德对“国外传教运动”极感兴趣,希望青年会能发展到“传教区域”,终于在1886年的美国诺斯菲尔德大会上决定在所有传教地区开展青年会工作。在华传教士认为教会大学在20世纪“对于中国的贡献,当不亚于19世纪中大西洋沿岸各大学对于美国的贡献”的观点对他非常鼓舞。1890年在华外国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大会,魏夏德报告了青年会事工,大会决议向北美协会请求派人到中国来组织青年会,魏夏德也“确信北美协会应负协助中国各地建议学生青年会之责任。”1895年10月5日,北美协会派遣生长在中国、并为学生海外传教运动工作过5年的来会理到中国,成为第一名青年会干事。
万事开头难,“研究决定方针如下:先于首都、省会、及教育中心城市设立青年会,以为其他各地之倡率;向学生及智识阶级从事宣传,使之了解青年会之理想及原理。”来会理选择了政府推行新教育的基地-天津作为发展青年会的工作地点,有高等教育机构四处和一些基督徒。在这些学生中提倡青年会,就是“对新中国未来的伟人做些感化的工作,影响重大,自可不言而喻。”天津离北京近,是交通要道,凡到华北来的传教士必先经过天津,他有机会和许多传教士会面,利于发展青年会事业。1895年12月8日天津青年会成立,称“学塾基督会”。1897年6月6日,天津青年会会所落成。
1896年北美协会总干事和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世界学盟)发起人兼总干事穆德第一次来中国,访问了所有高等教育机关,“使中国学生确实知道加入世界基督教学生团体的利益。”在他来华之前,学校青年会只有5个,他访问鼓励后增加了22个。1896年11月3日至5日,穆德召集27个学校青年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大会,组成“中国学塾基督幼徒会”,形成了青年会全国组织,随即以团体会员参加世界学盟。
1898年,北美协会续派格林、路义思、巴乐满来华。1899年,又续派苏君来华组成了北美协会中国干事部。1899年5月,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大会。
1900年1月6日,路义思在曹锡赓帮助下,为职业青年创办了第一个城市青年会-上海青年会。1901年宋愚溪加入天津青年会,他们是最早为青年会服务的中国人。
到1901年,全国共有学校青年会40处,城市青年会3处(天津、上海及香港),中国干事2人,外国干事6人(包括派驻朝鲜1人),永久会所只有天津1处。但是青年会选择知识界青年为其工作对象、重要城市为其工作地点的工作方针,已基本确立,形成了青年会两大基本工作形式-城市青年会和学校青年会。